當前位置:首頁 > 中國曆史 > 正文內容

    曆史上張昭與孫權之間的關係如何?二人之間有何故事

    中國曆史9年前 (2015-05-30)90

    張昭,三國時期孫吳重臣,輔佐孫策、孫權安定江東。今天曆史網小編帶來了一篇文章,希望你們喜歡。

    東吳重臣張昭,雖然被戲稱為“帶投大哥”,“內事不決問張昭”也成了諷刺的話。但其實真實曆史上,張昭是德高望重的忠正之臣,在吳國的地位聲望一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。作為直臣,他多次勸諫孫權,兩人相愛相殺發生了很多趣事!

    孫郎射虎

    權每田獵,常乘馬射虎,虎常突前攀持馬鞍。昭變色而前曰:";將軍何有當爾?夫為人君者,謂能駕馭英雄,驅使群賢,豈謂馳逐於原野,校勇於猛獸者乎?如有一旦之患,奈天下笑何?";權謝昭曰:";年少慮事不遠,以此慚君。";然猶不能已,乃作射虎車。——《三國誌·張昭傳》

    北宋文豪蘇軾的《江城子密州出獵》中,有一句“親射虎,看孫郎”說的就是孫權射虎的故事。孫權繼承了父兄的勇武,每次打獵,經常騎馬射虎,老虎常常往前撲到馬鞍上。張昭因此改變臉色上前說道:“您用什麼抵擋它?為人君者,應該能駕馭英雄,驅使群賢,豈能馳逐於原野,驍勇於猛獸?如果一旦有個好歹,不怕被天下恥笑?”

    曆史上張昭與孫權之間的關係如何?二人之間有何故事

    孫權為此向張昭道歉道:“年少慮事不遠,此事有愧於您。”但是仍然不能控製自已,於是做射虎車,車中不設蓋,有一人駕駛,自己在裏麵射獸。當時有脫群的野獸撲向他的車,但孫權每次都親手搏鬥以此為樂。張昭盡管苦諫,孫權卻常笑而不答。

    嚴禁酗酒

    權於武昌,臨釣台,飲酒大醉。權使人以水灑群臣曰:";今日酣飲,惟醉墮台中,乃當止耳。";昭正色不言,出外車中坐。權遣人呼昭還,謂曰:";為共作樂耳,公何為怒乎?";昭對曰:";昔紂為糟丘酒池長夜之飲,當時亦以為樂,不以為惡也。";權默然,有慚色,遂罷酒。——《三國誌·張昭傳》

    公元221年,為了應對劉備的報複,孫權從建業遷都武昌。有一次在武昌時在釣台飲酒大醉,讓人用水灑向群臣說:“今日酣飲,隻有醉後落入水中,才能停止。”張昭正色不言,外出坐於車中。孫權遣人呼張昭還,對他說:“大家一起高興,您又何必發怒?”

    張昭回答:“以前紂王作糟丘酒池一夜宴飲,當時也以為隻是高興而已,不認為有什麼不對。”孫權默然而感到慚愧,於是罷酒。動不動就甩臉子給孫權看,在東吳也隻有年高德厚的張昭可以這樣做了。

    封土放火

    ……權不能堪,案刀而怒曰:";吳國士人入宮則拜孤,出宮則拜君,孤之敬君,亦為至矣,而數於眾中折孤,孤嚐恐失計。";昭熟視權曰:";臣雖知言不用,每竭愚忠者,誠以太後臨崩,呼老臣於床下,遺詔顧命之言故在耳。";因涕泣橫流。權擲刀致地,與昭對泣。——《三國誌·張昭傳》

    公元232年,割據遼東的公孫淵向吳國稱臣,孫權決定派大規模使團冊封公孫淵,張昭堅決反對。孫權與其反複爭辯,張昭勸諫之意越來越懇切。孫權不能忍受,抓著刀憤怒地說:“吳國的士人入宮就拜朕,出宮則拜您,朕對您的敬重,已經到了極點了,但您數次在眾人中折辱朕,朕害怕自己失手傷害您。”

    曆史上張昭與孫權之間的關係如何?二人之間有何故事

    張昭注視孫權良久,方才說道:“臣雖然知道自己的話不會被聽從,但每次想要竭盡愚忠的原因,是因為當初太後臨終的時候,呼喚老臣在床下,遺詔顧命的話如今還在耳旁啊!”說完後涕泣橫流。孫權也擲刀於地,與張昭相對而泣。但孫權還是遣使前往遼東,張昭憤恨自己的話不被采納,於是退居不朝。

    孫權在盛怒之下,命令用土封住張昭的家門,來表示他永遠不必出門了。張昭也用土從門內將門堵住,以表示他也永遠不打算出門了。結果公孫淵出賣孫吳,殺了孫權派到遼東去的使者張彌和許晏。這時孫權才感到後悔,數次派人請張昭上朝無果,但又不願道歉示弱,於是下令用火燒張昭的家門,以此逼他出門。

    但這 *** 也沒嚇倒張昭,因此孫權隻好又下令將火又撲熄。最後孫權在張昭家門前久站不去,張昭才在兒子的攙扶下,出門與孫權和解。 縱觀曆史,張昭和孫權這樣特殊的君臣關係也是難得一見。

    史書記載張昭“昭容貌矜嚴,有威風”、“吳主以下,舉邦憚之”。張昭與孫權的關係雖然有君臣之分,但也是亦師亦父,因為當年孫策早亡把孫權托付給張昭。所以張昭雖然盡心竭力的輔佐孫權,但對於孫權不合時宜的舉動,張昭從來都是直言勸諫,可謂是鐵骨錚錚的忠直之臣。

   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。

    版權聲明: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,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
    本文鏈接:/201505/2100.html

    “曆史上張昭與孫權之間的關係如何?二人之間有何故事” 的相關文章

    如何正確評價李廣的功勞?和衛青比起來如何?

    如何正確評價李廣的功勞?和衛青比起來如何?

    如何正確評價李廣的功勞?和衛青比起來如何?這個問題要從2個方麵來看,從保家衛國的角度來看,李廣的貢獻甚至大於衛青:衛青的不世武功,一定是程度上是將士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,從對後世的影響、從奠定中華民族版圖的角度來看,李廣是遠遠比不上衛青的。《史記》中有李廣專門的一篇,稱為《李將軍列傳》,其中這樣介紹李...

    李子雄:北周至隋朝大臣,明辨是非,深得隋煬帝信任

    李子雄:北周至隋朝大臣,明辨是非,深得隋煬帝信任

    李子雄(?~613年),本名李雄,渤海蓚縣人,北周到隋朝時期大臣,冀州刺史李桃枝之子。 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,接著往下看吧。性格豪爽,胸懷大誌。跟隨北周武帝平定北齊,授帥都督。參與平定尉遲迥之亂,拜上開府、建昌縣公。隋朝建立後,遷驃騎將軍,參加隋滅陳之戰,拜大將軍、江州刺史。平定漢王楊...

    王沈:曹魏時期大臣、史學家,因告密之功封安平侯

    王沈:曹魏時期大臣、史學家,因告密之功封安平侯

    王沈(?—266年),字處道,太原晉陽人,東漢護匈奴中郎將王柔之孫,東郡太守王機之子,司空王昶之侄。三國時期曹魏大臣、史學家。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,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。王沈少年失去父母,被叔叔王昶收養,王沈善寫文章,最初被大將軍曹爽辟為掾屬,後升任中書門下侍郎,高平陵政變後,王...

    董和:三國時期蜀漢官員,清貧儉約,深受愛戴

    董和:三國時期蜀漢官員,清貧儉約,深受愛戴

    董和(生卒年不詳),字幼宰。南郡枝江縣人。東漢末期蜀漢官員。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,接著往下看吧。東漢末年,董和率家族西遷。在劉璋手下相繼擔任牛鞞、江原縣長及成都縣令,任內以身作則,改善了崇尚奢華的風氣。後遷任益州太守,與少數民族相處融洽,深得他們的愛戴。建安十九年(214年),劉備攻取...

    磨盤山之戰吳三桂最後的結局如何?如何逃出生天?

    磨盤山之戰吳三桂最後的結局如何?如何逃出生天?

    磨盤山之戰,是南明與清朝發生的最後一次決戰。 下麵由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,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著往下看眾所周知,磨盤山之戰,吳三桂死裏逃生,主要是由於南明內部出現叛徒,導致吳三桂在磨盤山死裏逃生。一、南明的“劫數”隨著清軍入關,明朝氣數消失殆盡。明朝共傳16帝,曆時276年。曆經洪武之治、仁...

    劉秀作為一個開國皇帝 劉秀為什麼延續漢作為國號

    劉秀作為一個開國皇帝 劉秀為什麼延續漢作為國號

    劉秀作為開國皇帝,為何要繼續沿用“漢”這個國號?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,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,給大家一個參考。劉邦從微末之中起義,推翻大秦,打敗項羽,最後立下大漢朝,漢朝分為東漢和西漢,東漢的創立者是劉秀,也是劉邦的血脈子孫。其實按照我們一些人的想法,當時劉秀是推翻了王莽的新朝,自己足...

    曆史上龐統的官仕之路是什麼樣的?

    曆史上龐統的官仕之路是什麼樣的?

   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。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,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。三國有雲:“伏龍、鳳雛,兩人得一 ,可安天下。”伏龍即臥龍先生諸葛亮,鳳雛是龐統龐士元的號。能與諸葛亮齊名,龐統的智謀應該是不容懷疑的。確實,伏龍、鳳雛作為正副軍師,一度共同輔助劉備建功立業。但諸葛亮是三國演義...

    漢景帝光兒子就有十四個 漢景帝為什麼讓十子劉彘繼承皇位

    漢景帝光兒子就有十四個 漢景帝為什麼讓十子劉彘繼承皇位

    對漢景帝有14個兒子,為何讓十子劉彘繼承皇位?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,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。古往今來,帝位之爭向來就是殘酷的代名詞,從秦二世夥同趙高矯詔到清朝慈禧晚年的皇位之爭,曆史可謂是悠久深遠。漢朝,作為中國古代第二個封建大一統王朝自然也難逃曆史的車輪,儲位之爭也是此起彼伏,一發不可收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