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曆史文化 > 正文內容

    300年前,古人如何將40噸鐵索搭建大渡河之上,一年建成瀘定橋?

    曆史文化1個月前 (04-10)23

    文 | 栗頿

    編輯 | 栗頿

    在1934年10月,我軍進行戰略性規模轉移。此次轉移源於我軍生存狀況和抗日需求。紅一方麵軍次年5月到達四川省瀘定縣。

    該縣境內,有一條名為大渡河的急流,橫跨其上的鐵索橋,便是著名的瀘定橋,紅一方麵軍能否渡過此橋關係生死存亡。

    “飛奪瀘定橋”的故事廣為人知,眾多讀者對這座橋有著深刻的印象,鮮為人知的是瀘定橋已經存在300多年。

    這座鐵索大橋長達103.67米,寬達3米,此橋建造本身堪稱奇跡,其初衷是充當四川通往藏區的交通要道,便利物資運輸及對偏遠地域的治理,以及平息叛亂,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。

    這座鐵索橋在1706年5月5日正式竣工,當時正值大清王朝的鼎盛時期,康熙題寫“瀘定橋”匾額懸掛在橋頭,瀘定橋讓人們得以跨越湍急的大渡河,成為兩地間不可或缺的通行之路,自其建成之日起成為軍事上爭奪的焦點。

    瀘定橋橫跨在洶湧澎湃的大渡河之上,橋體淨跨長達到了100米,淨寬則為2.8米,橋麵距離枯水位的高度為14.5米,橋由十三根鐵鏈構成,每根鐵鏈重2.5噸。

    橋台的鐵柱上固定著九根碗口粗的鐵鏈,通行的橋麵以木板鋪就,兩側各有兩根鐵索當做扶手,形成橋欄。

    瀘定橋與其他橋梁有著顯著的不同之處,它以其獨特的建造方式脫穎而出,主體由重達40噸的13根鐵鏈共同構築,橫跨山穀,屹立於奔騰洶湧的河流之上。

    它的險峻程度堪稱世界之最,無疑是橋梁建築史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,瀘定橋充實了我國橋梁建築的多樣性,更在無數橋梁中留下了獨特的印記。

    建橋背景

    公元1705年,即康熙四十四年。 *** 地區發生了“準噶爾之亂”,康熙隨即派遣大量軍隊前往 *** 平叛。

    受限於道路狀況,軍隊行動得很艱難,通過調查,發現水勢洶湧且路徑狹隘,唯有小船可用以承載兵力、運輸物資。

    此舉效率低,多數掉在河中,損耗嚴重。

    有關大臣多番考察大渡河沿岸地形,官員發現河岸山腳處有一塊平坦的台麵,這個平台宛如山的腳趾般伸展而出,這塊台麵有助於減小橋梁的跨度,其地質構造為基岩,極為堅固適合建橋。

    官員彙報給康熙,康熙大為讚同,於是瀘定橋的建設計劃就此確定下來了。

    起初,瀘定橋的建設方案首選木材,因為當時木橋很普遍,工藝也較完善,暴雨導致的洪水便將剛築好的地基衝毀。

    隨後,方案改成建設石橋,但是考察後發現地質疏鬆,無法建石橋,在毫無辦法之時,有人提議用鐵鏈建橋,瀘定橋的設計草圖,總體思路得以確定。

    可是此地水流洶湧,兩岸相隔甚遠,現今此工程需要借助重大設備方可完成,古代並沒有現代化工具,僅有人力可用。

    那麼重達40噸的13根鐵鏈是如何被運送到對岸的?

    一、鐵環

    每條鐵索均由多達900餘個鐵環組成,單是一條鐵鏈的重量便可達數噸之巨,暫且不提將鐵環逐一聯起來的艱巨任務,僅是搜集到如此龐大的鐵料就已是一項浩大的工程,當地鐵資源匱乏,鐵匠鋪寥寥無幾,這麼大的工程絕非幾個鐵匠鋪能勝任。

    此時,一位地方官員靈機一動。想到距此地百餘裏的滎經縣生產鐵,在當地煉鐵、生產,再運送至此建造橋梁。

    為了確保鐵件質量,滎經縣召集眾鐵匠,他們日夜不停歇的勤勉打造,瀘定橋不僅是橋,更是造福民生的設施,康熙讓工匠在打的鐵環上刻上各自名字,以備鐵建質量出問題時,能夠問責。

    具備了這種保障,每個鐵環堅固耐用,至今尚有眾多在“堅守崗位,這並非僅僅得益於康熙的督促與推動,更蘊含著鐵匠們傾注的職業尊嚴與榮譽。

    二、過岸

    鐵索 *** 完畢,但如何將其牽引至對岸?眾所周知,大渡河波濤洶湧,水流急促,屢屢打翻企圖橫渡的船,卷走人與貨物,瀘定橋正是在這樣的難題下應運而生。如今也得勇敢地迎接它所麵臨的挑戰。

    古人憑借著聰明才智攻克難題,《小方壺齋輿地叢鈔》有記載,工匠們巧妙地運用了牽繩溜索的方式,他們把兩根粗繩索牢牢固定在橋的兩端,隨後在兩繩間綁好眾多橫木與竹筒,鐵索被巧妙地置入竹筒之中,借助竹筒滾動,將鐵索順利運送至對岸。

    三、固索

    兩岸河畔築有鐵樁,人稱“將軍柱”,用這些鐵樁固定拉過來的鐵索。

    “將軍柱”之側設有柱石。其間的榫卯用糯米、石灰與雞蛋清粘合,確保每兩根扶手鏈間保持適當的高度差,實施這些設施後,鐵鏈排列整齊,猶如一張寬闊的“網”,此舉將橋身木板穩妥護在其中。顯著提升了橋梁的平衡感與安全性。

    四、檢修

    歲月流逝,瀘定橋也曆經過破損與修繕,道光二十三年瀘定橋的鐵鏈斷裂,起初,隻是單根鐵鏈出現問題,但隨後由於橋的平衡被打破,其他八根鐵鏈也相繼斷裂並墜落,此事故導致正在過橋的約十人失足墜亡。

    這次事故後朝廷製定了瀘定橋維修規定,即“一年一小修,三年一大修”。

    小修主要是更換腐朽的木質橋板,以便確保行人的安全通行,但是大修顯而易見更為繁瑣,工匠得把鐵索全部卸下,統一運至東岸進行詳細的檢驗和維修。

    相關人員精心檢驗眾多鐵環中的每一個,對於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鐵環做出標記,若鐵環問題輕微,則替換瑕疵的鐵環,若鐵環弊端顯著,則全新 *** 整根鐵索,此後,瀘定橋再未出現任何安全隱患。

    時至今日,這一檢修規則依然沿用,隻是從一年與三年調整為三年與五年,現今瀘定橋的鐵環中有八成是原有工藝,遊客在參觀時,可以一飽眼福,可以在許多鐵環上發現承載曆史的印記。

    現在的瀘定橋已經晉升為國家級4A景區,每年吸引著數以萬計的遊客,遊客們滿懷敬意的緬懷那些英勇的先烈。

    現今的瀘定橋

    瀘定橋啟用以來,已經曆318載風雨,至今仍堅固矗立,巋然不動,無論是過去還是現今,它都承載著意義。

    瀘定橋是四川到藏區的通道與軍事重地,因此瀘定橋贏得了民眾的廣泛讚譽,貨物得以順暢流通,商貿活動也很便利。

    這足以說明瀘定橋具有非常實用的價值,而且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、曆史厚重感。

    瀘定縣流傳著一個曆史悠久的傳說,百姓得知此康熙下令修建橋梁歡欣鼓舞,百姓紛紛尋找鐵材、捐獻鐵料,鐵鏈無論用何 *** 都無法成功送達對岸。

    適逢人們感到束手無策,一位名叫嘎達的勇士挺身而出,他勇敢地乘船將鐵鏈逐一運送到對岸,最終,在嘎達的努力下,大橋得以建成。但嘎達卻因過度勞累而不幸離開人世,為了緬懷嘎達,百姓給他建立了廟宇,這座廟宇被其命名為噶達廟。

    尤其是近幾年間瀘定縣很重視瀘定橋,縣委及民眾很關注瀘定橋的維護與加固,沿橋的東岸建立了展現紅軍長征的雕塑,當然包括飛奪瀘定橋壯舉的巨型雕塑群,這些雕塑綿延數裏,蔚為壯觀。

    瀘定縣建立了烈士紀念碑和紀念館,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,遊客們不懼路途遙遠,紛紛前來參觀瀘定橋,共同緬懷先烈,學習偉大的長征精神,文化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,人民的生活幸福美滿且安寧穩定。

   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。

    版權聲明: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,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
    本文鏈接:https://xlxlzx.com/202404/590803.html

    “300年前,古人如何將40噸鐵索搭建大渡河之上,一年建成瀘定橋?” 的相關文章

    庾闡:東晉時期文學家、官員,一生著述頗豐,眾體皆擅

    庾闡:東晉時期文學家、官員,一生著述頗豐,眾體皆擅

    庾闡(生卒年不詳),字仲初。潁川鄢陵人。東晉時期文學家、官員,祖父庾輝,官至安北長史;父庾東,以有勇力、善相撲而聞名。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,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。庾闡九歲便能做文章,少時隨舅家至江東。最初被州裏舉為秀才,又被晉王司馬睿征辟,他都沒有接受。後被西陽王司馬羕辟為掾屬,任尚...

    在古代,士兵如果不上戰場會做些什麼事情?

    在古代,士兵如果不上戰場會做些什麼事情?

    說到古代戰爭,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。自古以來,國家之間的利益衝突注定了戰爭的爆發,而這一場場的硝煙之中最不可少的便是士兵,因此士兵是維護國家安危的重要人群,他們用自己的生命保衛了祖國的疆土、人們以及自己的親人。不過,戰爭這種事情並不是持續不斷進行的,倘若是在和平年代之時,戰爭的爆發頻率是很低的,但是...

    古代皇帝殺大臣的原因是什麼 僅僅是功高震主那麼簡單嗎

    古代皇帝殺大臣的原因是什麼 僅僅是功高震主那麼簡單嗎

   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古代皇帝和功臣的故事,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。古代皇帝為什麼要殺功臣,真的是功高蓋主?誰人不稱朱元璋為一代英皇?可又有誰不詬病他對身邊人痛下殺手的行為。世人當朱元璋好做背信棄義之事,但對有功之臣痛下殺手的絕不止他一人,雍正乃至李世民都曾對身邊之人動了屠刀。這...

    李世民正值壯年就突然暴斃 李世民的真實的死因是什麼

    李世民正值壯年就突然暴斃 李世民的真實的死因是什麼

    還不知道:李世民真實死因是什麼的讀者,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,接著往下看吧~秦始皇曾為追求長生不老,命徐福帶領3千童男童女及大量糧食、衣物,去往海外找尋仙山,勞民傷財。嘉靖帝為追求長生,沉迷修道煉丹,20多年不上朝,荒廢朝政。生老病死乃自然之定律,帝王們迷信訪仙修道以求長生的事,一直為後...

    趙雲成名之時的真實年齡是幾歲?

    趙雲成名之時的真實年齡是幾歲?

    在三國這段曆史裏,趙雲應該是人氣最高的人物,因此在很多流傳的故事和評書評話中,趙雲上升為老四,劉關張呼趙雲為“四弟”,那麼趙雲成名之時的真實年齡是幾歲呢?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讀。這一稱呼確實一點也不過分,用劉備的話就是:子龍從我於患難,豈是富貴所能動搖?趙雲不僅是在劉備患難時追隨的,更是...

    曆史上真實的曹操是什麼樣的?

    曆史上真實的曹操是什麼樣的?

   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。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,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人生百年,相比人類長河之曆史,微不足道! 即使較之這人類最後五千年文明史,亦不過白駒過隙。三國時代跨愈百年,此一時期,曹操 、諸葛亮、周瑜、劉備及孫權五位千古英雄人物帶領眾生聯袂演繹,詮釋“義”之內涵,為後世留下刻骨銘...

    曆史上真實的孫亮是個什麼樣的皇帝?

    曆史上真實的孫亮是個什麼樣的皇帝?

    吳國,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,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政權,今天曆史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~晚年的孫權昏聵殘暴,太子孫登死後,居然縱容三子孫和、四子孫霸上演了一出殘酷的“二宮之爭”,結局是太子孫和被廢,魯王孫霸被賜死,陸遜等一大批忠臣良將被迫害致死,整個東吳朝廷一片混亂,也為日後東吳權臣當道的混亂...

    歐陽詢: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,他的書法於平正中見險絕

    歐陽詢: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,他的書法於平正中見險絕

    歐陽詢(約557—641),字信本,潭州臨湘縣(今湖南長沙市)人。唐朝大臣、書法家。歐陽紇之子。歐陽詢精通書法,與虞世南、褚遂良、薛稷三位並稱“初唐四大家”。因其子歐陽通善於書法,父子倆被合稱為“大小歐”。書法於平正中見險絕,號為“歐體”。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,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。...